半月板损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其治疗方法有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半月板全切术、半月板缝合术、半月板热挛缩术和半月板移植术。其中,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应用最广。半月板全切术只在半月板严重损伤时应用。对于年轻患者,则建议在半月板全切术后择期行半月板移植术。然而,目前国内外半月板移植术仍处于刚开展的阶段,还缺少对远期疗效的评价。半月板热挛缩术仅应用于部分高活动度性半月板,同样,对其作用机理和远期疗效的评价也缺乏足够的资料。
相对而言,半月板缝合术是所有手术方式中远期疗效最肯定的治疗方法,其应用经过了数十年的临床验证。从机理来看,半月板缝合术也是对人体损伤最小、最符合人体正常生物力学的方法。然而,半月板缝合术的适应症很狭窄。只有半月板外缘1/3的单纯纵行撕裂在缝合后才能愈合(图1)。这种撕裂多见于急性的半月板外伤性撕裂和部分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继发的半月板撕裂。在临床上往往能看到许多患者由于耽误了治疗的时机,使原本可以缝合的半月板撕裂进一步损伤,只能部分切除甚至全切。因此,在确定半月板撕裂后,应及早手术,争取半月板缝合,减少术后膝关节的退变磨损。
半月板缝合疗效显著,在掌握适应症及正确手术操作的情况下,患者满意度可以达到95%以上。半月板缝合可能存在的并发症有手术中损伤神经血管、术后半月板再次撕裂等,最常见的是术后患者感觉关节内的牵拉感,这种牵拉感是由于缝合后关节囊受到牵拉引起的,也是患者对手术不满意的最主要的原因。一般而言,这种感觉可以逐渐改善,并在半年以内逐渐消失。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955号